第72章 胡太后(五)反抗失败

就在批准的当天夜晚,月黑风高,元乂迫不及待地将元怿处死。其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随后,元乂和刘腾,为了巩固自身的权力,竟然胆大包天地伪造胡太后的诏书,宣称胡太后不再临朝摄政。

诏书上,言之凿凿地声称胡太后身患重疾,无力处理朝政,故而逊位还政。随后,胡太后便被无情地幽禁于北宫的宣光殿。这座宫殿的宫门,昼夜紧闭,仿佛将胡太后与外界彻底隔绝。那紧闭的宫门钥匙,牢牢掌握在刘腾手中,使得胡太后毫无脱身之机。这一事件,史称“宣光政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这场政变之后,孝明帝也被阻隔在外,无法与胡太后相见。胡太后在那幽闭的宫殿中,饮食起居无人照料,服膳俱废,饱尝饥寒之苦。她满心悲愤,绝望地感叹道:“养虎得噬,我之谓矣!”大意就是,我这就叫养了老虎,结果被老虎咬了呀!这话语中饱含着无尽的悔恨与痛苦。

紧接着,元乂妄图进一步掌控朝政局势,寻觅到高阳王元雍等人,试图共同辅佐朝政。为了牢牢把控权力,元乂甚至经常在宫中值夜班,不放过任何风吹草动。

与此同时,刘腾为了进一步掌控局势,又安排中常侍贾粲侍奉孝明帝读书,实则是暗中监视孝明帝的一举一动,让孝明帝的言行皆在其掌控之中。

此后,元乂遂与太师、高阳王元雍一同共同辅政。孝明帝出于亲属关系,称呼元乂为姨父。然而,这二人却并非真心辅佐朝政。

元乂与刘腾表里擅权,元乂在外抵御各方势力,刘腾在内严防宫廷有变。他们常在宫中共同裁定刑赏之事,无论是关乎国家大政方针的要事,还是微不足道的细枝末节,皆由这二人独断专行。

在他们的专权之下,北魏的社会陷入了一片混乱。他们肆意养婢蓄妓,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为了满足私欲,他们逼迫百姓为奴,公然卖官买官,致使官场腐败不堪。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怨声载道,苦不堪言。曾经繁荣昌盛的北魏,在他们的胡作非为下,逐渐由盛转衰,走向了衰败的深渊。这种权臣当道、君主被架空的局面,往往是一个王朝走向衰落的重要标志。

元怿含冤而死之后,元乂如愿以偿地主持朝政。一时间,朝堂上下人人自危。元怿的儿子们失去了父亲的庇护,整日提心吊胆,生怕受到牵连。

元怿众多的门徒和下属官吏亦是惶惶不可终日,纷纷选择隐藏起来,不敢出门露面。往昔那些和元怿关系亲密的人,此刻无不感到十分惶恐不安。他们深知元乂的狠辣手段,担心稍有不慎便会招来杀身之祸。

这一场宫廷政变,就是北魏历史上有名的“宣光政变”。这场政变充满了权谋、野心和血腥,成为北魏历史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政变的背景复杂而紧张。当时,北魏政权内部存在着权力斗争和政治纷争。不同势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宫廷内外弥漫着不安定的气氛。

政变的策划者们精心布局,利用各种手段争取支持。他们暗中联络各方势力,拉拢人心,试图推翻现有的统治秩序。

最终,政变爆发。宫廷内发生激烈冲突,刀光剑影交织在一起。鲜血染红了宫殿的地面,无数生命在瞬间消逝。“宣光政变”成为北魏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对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政变发生之后,胡太后的侄儿都统胡僧敬,以及一直在她身边负责保卫工作的张车渠等足足几十人,秘密地聚在一起,共同谋划着一个大胆的计划。他们打算先杀死元乂,然后再全力拥戴胡太后,重新临朝听政,让朝政恢复以往的秩序。

然而,可惜的是,他们的计划,最终没能成功。这个失败的结果,给他们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后果。胡僧敬因为参与了这次谋划,被判定有罪,遭到了流放边境的严厉惩罚。那遥远而艰苦的边境之地,成了他的归宿。而张车渠等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直接被下令处死,生命就此终结。

不仅如此,由于这起事件,胡氏宗族也受到了牵连。家族中的许多人员,都被免去了职务,曾经的荣耀和地位,瞬间烟消云散。整个胡氏宗族,陷入了一片愁云惨雾之中,往日的风光不再。

这一事件,使得当时的人心更加惶惶不安。人们对于朝廷的动荡和权力斗争感,到恐惧和无奈。而从家族的层面来说,胡氏宗族的遭遇,也反映了在政治斗争中,一旦失败,整个家族都可能面临灭顶之灾的残酷现实。

不过,虽然遭受了一连串的沉重打击,但这些挫折并没有磨灭胡太后重新夺回权力的决心。相反,她心中的渴望和斗志变得更加强烈。在她内心深处,那份对重回执政岗位的执着和热情依然熊熊燃烧着。尽管表面上看起来她可能已经失去了一切,但实际上,她的意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