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纷纷弹章不胜扰(三)

隆庆中兴 休息的云 1055 字 1个月前

黄元白脸色有些发白,只是默默的把驾贴签发了交给陆炳,陆炳随即将凌汝志押走。

能在六科混的,都是人精,陆炳能拿出凌家这么多犯法之事,绝对不是无中生有,说明凌家肯定是干了这些烂事的。而且凌汝志才上疏多久,厂卫就把这些事情查的一清二楚了,厂卫就算是有这么强的侦查能力,可是来往两京,那都是需要时间的,这么短的时间,厂卫根本不可能把这么多事情挖出来。

何况凌汝志一个七品小官,虽然是户科都给事中,可是也算不得什么大员,厂卫也不可能没事干盯着他。

大家都想到了唯一的可能,就是这些罪证其实不是陆炳收集的,而是在苏州的裕王朱载坖收集了,只有他身在苏州,要收集这些东西不是易如反掌吗?这点从陆炳只是念弹劾奏疏,而不是将弹章直接交给黄元白就可以看出来,说不定朱载坖在这奏疏中弹劾的不止一个人呢?

只是今天陆少保心情好,先拿你凌汝志开刀罢了。

给事中们明白了,这不是厂卫在找事,而是裕王在报复。你们出身东南的官员,可以在朝堂上任意阴阳怪气朱载坖,可是别忘了,朱载坖现在可是身在苏州,要想收集一点这些官员的黑料,不要太容易啊。这些官员们,就算自己不贪污,就能保证自己的家人不假借自己的名义去为非作歹吗?

看来裕王殿下也不是没办法,一旦被他的小本本记上了,就怕到时候朱载坖把搜集到的黑料往陆炳这一送,那就麻烦了。那可不是都察院、刑部、大理寺,一旦进了诏狱,那就由不得你了。

大家都明白,这是朱载坖在警告这些言官,尤其是东南的官员,不要做的太过火,一旦把朱载坖逼急了,把这些烂事抖出来,朱载坖大不了拍拍屁股回京师,可是他们就得家破人亡了。

陆炳走后,严嵩说道:“似这等无耻之徒,怎么混进科道的?李默这个吏部尚书是干什么吃的?亏尔等还在此鼓噪不已,哪有半分国朝谏官的体面?这就是你们上报天子,下安黎庶的所为吗?简直是无耻之尤!”

严嵩抓住机会,在六科抖了一番首辅的威风,还连带把徐阶阴阳怪气了一番,这次六科自己没占理,也只得生受了严嵩的这一顿教训。

严嵩骂完,黄锦又来了,黄锦是来传达嘉靖的旨意的,黄锦说道:“奉上谕,六科无事生非,殊无人臣体,着罚俸半年!”

这下一众言官的脸就更加难看了,嘉靖这么多年和这帮言官斗智斗勇,早就是老运动员了,对于这帮科道官员,还是很了解的。庭杖对这些疯狗来说,不算什么,他们甚至巴不得嘉靖把他们拉出去庭杖呢。

一旦庭杖,只有不死,那就是获得了莫大的殊荣,是言官的无上荣光,真要是庭杖他们,这些言官脸都要笑烂了,他们巴不得嘉靖庭杖他们。

现在如果不是把嘉靖真的气急了,一般嘉靖不会轻易庭杖他们,对付这帮言官,让他们最难受的办法就是罚俸。因为大明选择言官的时候,一般不会选择家庭条件好的官员,都会倾向于选择寒门子弟。大部分言官的出身都是很寒微的,这使得他们生活就比较拮据。

因为六科又不像其他的京官,有地方官员的孝敬,有本衙的各种福利,唯一的福利就是冰敬碳敬,他们对于俸禄还是比较在乎的,当然,六科的一个额外收入就是皇帝的赏赐,毕竟作为天下耳目,皇帝也会经常赏赐六科。

但是总的来说六科的官吏这时候还是相对比较清廉了,罚俸对他们来说那就是比较狠的一招了,毕竟京城米贵,居大不易,以他们七八品小官的俸禄,仅仅足够维生罢了,一旦被罚俸,确实狠影响他们的生活。

嘉靖在发现了这个情况之后,对于科道官员,就经常使用罚俸这招。毕竟科道言官总不能以罚俸为荣吧。

不过这招对其他的官员就没什么用了,嘉靖也知道,他们都是不靠俸禄过活的。

这些凌汝志的下狱,让一众官员不再对着朱载坖死缠烂打了,因为他们明白,朱载坖可不是一般的亲王,虽然没有皇太子的名分,可是要是还看不懂局势的话,那就真的是蠢了。

以前吧大家的顾虑是现在得罪了朱载坖,日后被他报复。不过很多官员并不怕这一点,一来是等到朱载坖继位了,他们恐怕都不在官场上混了,再者说了,朱载坖到时候能不能记得这事还是个问题呢。

不过现在大家发现,事情不是这样的,朱载坖的报复来的很快,而且无论是嘉靖、严嵩还是陆炳、黄锦,很明显在这件事情上已经达成了一致,要维护朱载坖,大家又不傻,何必现在去触这个霉头呢。

徐府,徐阶一个人在书房思考着,最近他的压力很大。不光是徐家这次遭到重创,其实这些在徐阶看来,问题倒不是很大,毕竟朱载坖总不可能一直待在苏松的,只要朱载坖一走,徐阶有的是办法把损失捞回来。

但是现在东南的士绅们通过各种方式给徐阶施加压力,要求徐阶把裕王弄走。徐阶不能再这件事情上无所作为,否则的话,士绅们就会认为徐阶背叛了东南士绅,徐阶不由得哀叹,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但是想把朱载坖弄走,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首先嘉靖现在的态度就很暧昧,何况朱载坖现在手握重兵,真的把他惹急了,大开杀戒,那才要命呢。

思来想去,徐阶觉得,还是要稳妥一点,他去信周延,陈述了自己的看法,由南京诸臣请朱载坖回南京驻跸,自己在内阁促成此事,相对是比较可行的,毕竟朱载坖从苏州到南京,也还在东南,但是只要朱载坖离开苏州,士绅们就有了操作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