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 逆渠授首天威壮(四)

隆庆中兴 休息的云 1048 字 10天前

裕王府内,朱载坖也收到了汪道昆的报捷文书和从辽东寄来的书信,汪道昆在信中详细向朱载坖说明了辽东的情况,尤其是朱载坖之前叫他重点关注的觉昌安,汪道昆也认为觉昌安不是什么善类,他已经向嘉靖上疏,请求对建州左卫加以惩戒了。

朱载坖看完之后,不由得说道:“伯玉(汪道昆字)这个时候为何如此迂腐啊!”朱载坖在心中都想说伯玉无能,丧权辱国,看来孤不得不出山了。

你汪道昆现在手握重兵,又在千里之外,难道就不知道什么是将在外,君命有所受而不受吗?既然已经查知觉昌安有异心了,安排五百刀斧手在帐外不行吗?你汪道昆不会摔杯子吗?

实在不行,你麾下还有三万大军,大不了对建州左卫展开特别军事行动嘛。现在好了,上书嘉靖,这事基本上就没戏了。以朱载坖对朝廷和嘉靖的了解,汪道昆既然已经剿灭了王杲,朝廷上下肯定不会再生事端了。

从嘉靖的角度来看,造反作乱的王杲已经被官军剿灭了,这下嘉靖的脸上也有光,震慑蛮夷的效果也达到了,对于嘉靖来说这事就很完美,要想他在对女真大动干戈,是显然不现实的事情。

至于朝廷上的官员们,他们就更不可能支持汪道昆对建州左卫用兵了,现在朝廷的状况确实是不太宽裕,支持大军剿灭王杲,那是不得不做的事情,但是在他们眼中,觉昌安毕竟没有什么造反的实际行为,又是个化外蛮夷,现在又向嘉靖进贡了,此时再对他用兵,是有些说不过去的。

再加上他们也不愿意再让汪道昆借机捞取军功了,这次汪道昆本身就是超擢,再加上立下如此大功,回来之后怎么安排汪道昆还是朝臣们头疼的问题,毕竟汪道昆可不是一般人,他背后可是朱载坖,谁敢随意打压。若是让他再立下军功,难道让他当兵部尚书吗?

朱载坖也能够理解汪道昆的想法,毕竟汪道昆不是朱载坖,何况他并没有尚方宝剑,没有专杀的权力,觉昌安再怎么说也是大明的建州左卫指挥使,汪道昆不管是想要杀他还是对建州左卫用兵,都必须请示朝廷过后再说。

对于现在这个结果,朱载坖已经很满意了,王杲被剿灭了,可以说大明以雷霆手段极大的震慑了女真人,至少未来数年之内,女真人绝对不敢再起别的心思了,同时随着宽甸六堡的建成,朝廷对于辽东的控制会更加稳固,等到朝廷缓过来,再收拾建州左卫也不迟。

不过朱载坖还是低估了大明言官的行动力,汪道昆的报捷文书昨天才到,第二天就有科道言官上疏弹劾汪道昆滥杀,他们的理由也很简单,汪道昆的奏疏上只有斩获首级,所献俘虏也只有王杲、阿台和来力红,说明汪道昆肯定是在辽东放纵官军滥杀无辜,甚至杀良冒功,科道据此弹劾,要求严查此事。

朱载坖收到消息不由得有些无奈,大明的这些言官,干活没见有多积极,挑刺的本事那是一流的。汪道昆刚刚立下大功,这帮言官就立刻上疏弹劾,朱载坖从中嗅到了一丝不一样的味道。

朱载坖赶紧和几位讲官商量此事,汪道昆可是朱载坖想推到部堂的人选,要是因为言官的弹劾而被罢黜,那就会影响到朱载坖的全盘布局的。所以朱载坖对于此事还是很重视的。

李春芳等人对此倒是不以为意,毕竟在大明官场中,谁不被弹劾啊,就算是嘉靖这样贵为天子,也不经常被言官们骂的狗血淋头。虽然这次他们弹劾汪道昆的罪状很大,不过汪道昆毕竟是刚刚立下大功的功臣,没有特别大的过失,就算是嘉靖也不会怎么为难他。

高拱等人分析,恐怕是有人眼红了,毕竟现在汪道昆可以以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经略辽东的,要是再算是剿灭王杲和修筑六堡的大功,汪道昆此番回朝,部堂大员是少不了的,怎么能不让人眼热。毕竟嘉靖二十六年这科的进士,目前干到部堂大员的,也只有李春芳这个礼部右侍郎。

可是李春芳是什么人,状元及第,天子近臣,皇子讲官,饶是如此,不少人还是认为李春芳是幸进之辈,毕竟在他们眼中,凡是给嘉靖写青词的都不是什么正直之臣。这次汪道昆一个二甲进士,也要跻身部堂大员,这让这些科道言官们怎么不眼红,弹劾汪道昆也是正常的事情。

李春芳等人并不觉得这事奇怪,他们要是不再这个时候给汪道昆找点事情,那才是怪事呢。

朱载坖问道:“师傅们以为,伯玉回朝之后,可能会担任何职?”这个问题确实是朱载坖现在比较关心的事情,朱载坖还是希望汪道昆能够担任一个部堂要职,这样的话对于自己在朝中更加有利,不过现在朝中的部堂要职都是满员的,汪道昆想上位,就得踢出去一个,这事恐怕没这么容易。

高拱问道:“殿下,南京可以先暂时过渡一下的。”

高拱说的确实一个办法,一般来说,像汪道昆这样晋升太快但是又确实有功劳的官员,一般也会将他们先安排到南京担任部堂级官员,一方面是解决他们的品级问题,一方面也是为了养望,在南京待上几年,在调往京师担任实权部堂,也算是一个不错的过渡方式。

但是朱载坖显然不认同这种方式,如果现在朝局平稳的话,这样做并没有什么错,相反还比较稳妥,但是现在朝局不稳,严党已经是日薄西山了,一旦徐阶上位,推行他的三还政策,汪道昆就可能一直被徐阶按在南京不能出头,所以朱载坖的想法是,最好谋求京师部堂或寺卿,实在不行的话,京师附近的督抚也行。

面对朱载坖的这个要求,讲官们开始思考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