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对自己那些老弟兄的认识,当然也是非常深刻的。诸葛瑾点出了这一关键,刘备想了想,也不得不承认。
“既如此,还是按子瑜所言,子龙去幽州,益德留荆南。未来两三年内,辽东有事,就靠子龙见机行事,与海路军马配合,肃清公孙度,断绝青、幽被曹操和公孙度腹背夹击的隐患。
益德就继续坐镇长沙、休兵养民,以待时机。若是襄阳、成都有变,就让益德处置。
不过益德从孤多年,功劳也不小,此番子龙先升为州牧,而荆州牧之位又有景升兄占据,益德不要心存抱怨就好……”
张飞在荆南,如今也能执掌五郡之地,他的实权跟州牧是差不多的,就是荆州还有三郡在刘表手上,刘表占了名分,张飞就只能有实无名。
诸葛瑾听了刘备的担心后,却是觉得瞌睡送枕头,立刻帮刘备出了个主意:
“属下以为,此事倒不难平衡。若是去年这时候,我军遇到这些麻烦,或许还难以处置,但今年,主公刚刚会盟、得了天下其他反曹诸侯的拥戴,成了盟主。
趁此机会,主公也可自行略改官制,以顺应时势、逐步减轻地方割据之害,为将来长治久安计。”
刘备闻言,眼神微微一闪:“子瑜可有想好改制之法?”
诸葛瑾字斟句酌地说:“自桓灵以来,至中平末年,天下本无州牧,只有刺史。刺史之职权,本在监察,而非执政。后来只因郡权重而州权虚、天下渐乱,为了统筹地方军阵,才增加了刺史的实权。
至中平五年,张举张纯等乱贼愈发猖獗,刘焉奏请先帝设立州牧、并自请为益州牧,天下各州才渐渐有了州牧。但州牧设立之初,只有宗室重臣可以担任。
后来朝廷陵迟,天子蒙尘,尤其是在长安大乱、狼狈东归那两年,为了争取更多方伯承认朝廷、天子才不得不拿出越来越多的州牧之位,给外姓之人。
而如今天下诸侯,皆已中分,非拥曹则拥刘,再无中间摇摆之人的容身之地。既然如此,主公可大大方方上书陛下,言明滥开州牧这个口子的害处。
请陛下到此为止,将来不再授予外姓之人州牧之位。此前已经为州牧的,也算是历史遗留问题,可以承认。同时,恢复刺史的权力、回到桓灵之前的监察状态。
而对于军、政之权,可于州一级另设其他二使。或名为防御使,或名为布政使,与刺史并列。如此郡县两级,依然可以一人独掌全权,州一级,却有三人制衡,可免诸侯割据之祸将来重现。”
关于州一级分权、以逐步解决割据问题,诸葛瑾内心显然是早就想了很多了。作为穿越者,他有太多的答案可以抄。
汉朝的州牧制度,肯定是不长久的,本就是大乱之世的临时产物、不得已措施。
隋唐的节度使制度,基本上也没好到哪里去,必须再往下挖,才能勉强找出防止州级权力过于垄断的问题。宋和明各有利弊,倒是没必要强行分出高下。
诸葛瑾也不想一下子步子迈太大,就劝刘备改制先从军事和内政的分离开始。
而且眼下天下诸侯差不多都站了队了,这种改制还披上了“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外衣,暂时尽量不去触及既得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