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盟的名义?
楼令认为国君以及诸位同僚好像忘记了一点什么,那就是楚国称王了。
很早之前,周王室对楚国称王怒不可遏。
后来,齐国试图让楚国去掉王号,双方的战争打着打着却是变成了在争霸。
那么就是说,齐国发现奈何不了楚国,不再试图让楚国去掉王号,乃至于发现楚国有能力夺取天下霸主的宝座。
在齐桓公薨逝之后,齐国陷入了内乱。
也是在那一阶段,楚国抓住机会恢复元气,当了一段时间的天下霸主。
同时,晋国抓住机遇崛起,取代齐国成为新的中原霸主。
随后便是晋国与楚国进行争霸,晋国在“城濮之战”打赢楚国后实现了称霸。
当然了,后面晋国多次遭遇挑战,期间不止楚国屡次卷土重来,还有秦国与齐国屡屡挑战晋国的霸权。
晋国先后跟秦国和齐国展开“麻遂之战”与“鞍之战”,两次交战皆是晋军获胜,止住了“邲之战”败给楚军的颓势。
也就是说,晋国因为输了“邲之战”失去霸权,先后击败秦国与齐国才恢复中原霸权。
晋国在那一段时间还对赤狄、长狄用兵,攻占了两个狄人部落联盟的疆域,使得版图得到极大的扩张。
重新获取中原霸权的晋国下一步就是夺取天下霸主宝座,晋军与楚军爆发“桐丘之战”与“鄢陵之战”,两战都是晋军取得胜利,重新坐稳了天下霸主的宝座。
楼令的这个历史版本跟原版历史区别有点大,包括多爆发了几场大型战役,晋国的版图扩张得更广。
到现在,晋国西边扩张到“陈仓”一带;西北边止步于现代的伊金霍洛旗附近,正北部抵近现代的石家庄区域,东北面则是与燕国形成接壤;南边跨过大河攻占了郑国的北部、西部和南部。
简单来说就是,晋国在原有基础上至少扩张了三倍的疆域。
在人口这一方面,晋国增加了接近将近六十万,当前的总人口应该已经突破五百万?
到底有没有五百万人口之多,谁也不是那什么清楚,楼氏反正已经接近三十五万人口。
这样的晋国在诸夏列国之中已经成为巨无霸,尤其晋军真的非常能打,楚国正陷入史无前例的衰弱,晋国完全有实力逼迫楚国去掉王号了!
“他们会屈服?”晋君周听完了楼令的阐述,无比心动却觉得没有那么容易。
他们之前对晋国的势力范围有大致的概念,听完楼令的阐述之后,变得更为清晰。
讲实话,因为之前只是有大致概念的关系,等他们有了更充分的认知,委实是有点被吓一跳。
“原来我做了那么多事情?”郤锜先是有些懵,随后一种前所未有的自豪感涌上心头。
晋国的不少扩张是在郤锜担任中军将期间得到实现,不管是由哪个家族完成,论起来当然属于他功绩的一部分。
要那么说的话,没有实权的晋君周坐在君位之上,仅仅他是晋国之君,哪怕什么事情都没有干,坐享其成也能够在薨逝之后获得美谥了。
楼令讲那么多可不是为了让晋君周、郤锜或者谁获取情绪价值。
关于楚国是否会轻易屈服,对此晋人从不抱太大的希望。
那是楚人长久以来证明了自己的韧性,屡次跌倒又再一次站了起来,给予世人对楚人的印象。
从实际的角度出发,楚国是在几场战役中损失惨重,他们也被疫情肆虐了一年,可是楚国并未丢失疆域啊。
历史上的楚国有几次比目前的情况还惨,他们却能够屹立不倒,十年八年就成为一个强国。
那里面有楚人不屈的意志在支撑,跟他们势力范围太广也有关系。
简单来说就是,只要楚人的脊梁骨没有被打断,势力范围没有被遭到压缩,永远无法击倒楚国。
“我也知道很难,可是知道困难是一回事,有没有去做事是另外一回事。事情只有去做才可能达成,不做肯定不成。”楼令觉得晋君周的态度比较消极。
看另外几位同僚的态度,他们一样不抱太大希望。
从这一点可以证明楚国历代先人的努力没有白费,不止给后面的楚人留下精神财富,也让国外列国保持对楚国的忌惮。
“楚国不愿意屈服,便打到他们屈服。”楼令一脸严肃地说道,说完还特别对晋君周眨了眨眼睛。
接收到信号的晋君周稍微思索就明白了。
楚国称王之后,天下就此变成“二日争辉”的局面。
当然,周王室没有那个能力与楚国较量,先后依靠齐国与晋国跟楚国争锋。
反正就是“二日争辉”的格局已经形成很久,到时候结束这种格局了。
“周天子已经没有能力统治天下,结束‘二日争辉’格局……,接下来就是取代周王室了。”晋君周判断楼令是想完成这样的步骤。
是的,楼令当前的目标便是那样。
能够让楚国屈服的话,以周王室长久形成的现况,加上列国无力抵抗晋国,对晋国公室来说无疑是最好的历史机遇。
小主,
从实际情况来看,晋国公室的最佳机遇是在“杨梁之战”后出现。
如果晋国公室成功取代周王室,无疑就是楼令为成功取代周王室的晋国公室立下了旷世之功。
因为晋君周知道楼令想要和正在做什么,在他任上完成对周王室的取代,不厚赏楼令就显得极为不厚道了。
“上军将也在尽力调和卿位家族的矛盾。如此看来,上军将不是说说而已,他是真的要完成取代周王室这个目标啊!”晋君周不会单纯只听楼令说了什么,要看楼令到底在做什么。
从一系列事迹上,晋君周判断出楼令言行如一,心里极为期待的同时,下定决心与之配合,给予最大的帮助。
一众卿大夫讨论可行性,最后认为会盟就是该用去掉楚国王号的名义。
“先跟楚国进行接洽,还是先跟诸侯取得共识?”中行偃问道。
这个问题,只能说问得很好。
楼令暂时不打算说点什么。
一件事情只有让大家都有参与,情绪价值才会放大。
产生了情绪价值,不管是正面还是负面,总之就是变得更加愿意投入了。
士匄建议道:“先与诸侯达成共识,如何?”
郤锜想了想,肯定道:“极好。”
他们这些没有拿取代周王室太当一回事的人……,或者说当回事却在犹豫,只从当前面临的问题,去进行相关抉择的基础。
中原诸侯不管实际干了什么,他们名义上还是忠于周天子,有义务拱卫周王室的统治。
那么,中原诸侯都是周天子的封臣,逼迫楚国去掉王号这种事情,自然是都应该参加进来,再不愿意也没有诸侯敢明面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