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公瑾力劝孙伯符,镇诸叛以候大变

“不过某需伯符答应一件事。”

“何事?”

孙策眉头微挑,看向周瑜道。

“不可在兴兵屠戮了。”

周瑜极其郑重道:“虽说今下曹军遍布江东周边诸地,可对于我军而言,这同样也是一次机会。”

“趁此机会在治下兴屯聚兵,镇压山越叛乱,安抚江东诸族,甚至在丹徒、江乘等地增扩水军。”

“只要伯符能将这些事做好,在这乱世纷争下,必不愁霸业可成。”

“哪里有这么容易啊。”

孙策皱眉道。

孙策讲的这些,不是对霸业没有希望,而是对安抚江东诸族没有希望,因为他曾经不是没有想安抚,可因为当初在袁术麾下时,跟时任庐江郡太守陆康交战,这一战打的异常艰难,硬是打了两年,而此战结束后,陆康死了,陆氏在庐江子弟也死了不少,这也导致孙策与江东诸族交恶。

陆康所在陆氏,那在江东乃是名门望族,与之同列的还有三家。

江东这边的风气,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可比荆州还要更复杂。

江东开垦的良田,可有不少都在江东诸族名下,关键是他们还豢养大批家丁,藏匿了众多人口。

即便是关起门来,那各自也都是能运转起来的。

这就是庄园经济。

“哪怕是再不容易,伯符也必须要这样做!”

见孙策如此,周瑜表情严肃道:“因为要不了多久,曹袁之间必然爆发大战,这对于我军而言,将会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如果在曹袁交战之际,我军能够真正平息江东的话,那就能攥成一个拳头,这样不管是北上,亦或是西进,对于我军都是极其有利的。”

“是,曹操到今下,是占据了不少州郡,可是跟袁绍相比还是差了不少底蕴,毕竟其所占的地域,可有不少都是久经战乱之地,伯符觉得这些地域,又有多少真正跟曹操是一条心的?”

小主,

嗯?

孙策眉头微蹙起来。

“伯符想过没有。”

见孙策有所意动,周瑜趁热打铁道:“刘备这个人就真的甘心屈居广陵一带吗?别忘了,这个人曾经可是坐拥徐州的,其名望不知在徐州,甚至是江淮、江东等地,那都是传不少的。”

“把广陵郡借给刘备,就是要叫这一带的曹军,无法真正心安的治理,不然,就不说别的了。”

“单单是九江、庐江两郡交汇之地,以巢湖为首的这片地域,一旦叫曹军开启大规模兴屯的话,不出两载,伯符觉得他们积攒不了大批粮草吗?”

作为庐江周氏子弟,对于江淮一带的情况,没有谁比周瑜更清楚的了。

周瑜将广陵郡借给刘备,那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才决定的。

不然这么大的事,他是绝不会轻易去做的。

因为周瑜太清楚这样做,究竟会引来多大的风波。

“曹袁之战就是我军最后的机会了。”

周瑜表情严肃道:“如果伯符想雄踞江东、荆州、江淮、徐州之地,那么就必须要先把江东平息下来,待到曹袁之战真正爆发,我军就可审时度势下展开攻势。”

周瑜的话,叫孙策陷入到沉思下。

细细琢磨周瑜所讲,这的确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固然他对袁绍了解不多,但他却知道一点,雄踞河北的袁绍,断然不会接受这天下有一位跟他分庭抗衡的诸侯,尤其是这个人还是曹操。

毕竟当初二袁之争下,曹操是依附于袁绍麾下的,这就像其父依附于袁术麾下一样,而他们之间可是打了不少仗的。

也是想清楚这些,叫孙策心底燃起斗志。

你曹操是强,但我孙策同样不差!!

看到孙策的变化,周瑜心底暗松口气,只是周瑜有一点安心,那就是孙策究竟能不能压住自己的性子,这点孙策或许没发现,但是周瑜却发现了,此时的孙策,与当初在寿春,在舒县时相比,变化实在是太大了,脾性火爆了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