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被迁移的大批宗族,他们所在族中的多数田产,是被曹昂进行了置换,当然是压制下进行置换的,但为了不激起反抗,不扩大影响,还是保留了他们族中的部分田产,以此来维系看守祖坟宗祠群体的生计。
在袁术僭越称帝一事上,他们是投错注了,为此要付出对应的代价,但即便是这样,曹昂却不能赶尽杀绝,真要这样做,即便真在庐江、九江两地做成了,确保了曹氏在两地的绝对根基。
但是这些事要传出去,不管是曹氏所控地域,亦或是其他诸侯势力麾下,那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不说别的。
曹昂要真这样干了,那么在紧接着掀起的伐荆一役下,即便曹昂出动能出动的一切精锐,还趁着张羡反叛刘表之势,但他一定不可能夺占荆北之地的,因为荆州诸族知晓这些后,必然会拼死反抗曹昂的。
谁都无法确保,发生在九江、庐江的事,是否会发生在他们身上。
在原有时间线上,为何孙策崛起于江东,也曾出兵夺取过庐江等地,但这前后却频频遭遇叛乱,这其中就有不少宗族群体,很多人只知道这些反叛,是因为孙策出身良家子的缘由,但是却忽略了一点。
即在孙策依附袁术期间,在半脱离袁术期间,为了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孙策不止一次的屠戮地方大族豪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是犯下的大忌讳。
甚至也因为这样的前因,也为日后孙策身亡埋下伏笔,而富春孙氏能够屹立于江东,最终延续很长时间,这与孙权的妥协与让步是密不可分的,如若不是这样,富春孙氏根本就撑不下去。
“而在过去这些时日,有不少两淮以外的书信,与扬州刺史府、两郡太守府、众县衙署的不少群体保持联系。”
丁斐沉吟了刹那,继续讲述道:“这其中负责牵线的,正是经历了伐荆一役后,还立于南阳的那帮群体。”
“如果事情仅是这样还好办。”
“但他们却跟南阳、豫州诸郡各国的一些大族豪强联系到一起,继而促成了一批分支迁至两淮定居。”
“出现这样的事,扬州上下不好拒绝吧,毕竟迁居乃是正常的事情,总不能为了避免一些麻烦,就明令禁止的杜绝吧?”
曹昂听明白了。
这跟他猜想的差不多。
用最简单的话概述,就是经历讨袁之战的清洗后,相对干净的庐江、九江两地,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的已经有一些群体瞄准了这块肥肉,要参与进来吃肉喝汤,关键是对待这种事情,还不能表现的太明显,因为没有理由去进行拒绝或阻止。
而除了丁斐提到的这些地域,还有新收的徐州之地,甚至刘备控制的广陵、淮陵一带,都有这样的群体迁居江淮之地。
这就让原本干净的江淮,渐渐的就又变得复杂起来。
治理地方的难处就在于此。
没有变化是不可能的。
“对于这样的情况,扬州刺史府上下是可以态度明确,但是子修也曾多次强调过,事终究是由人去做的。”
在曹昂的注视下,丁斐轻叹道:“某从不否认,在扬州刺史府上下,过去征辟的众多官吏中,的确有不少有才能的。”
“但是多为寒门庶族出身的他们,其中也有不少不敢得罪这些人,所以在一些政策上的推行,难免就会有延缓的趋势。”
“说起来,某还要感激子修,当初在荆州之际明确了军民屯,这使得大批土地,特别是围绕巢湖、芍坡等地的土地,被直接划拨到军屯之下,不然啊,两淮治下的兴屯,断然没有今下的成效。”
这就是现实啊。
曹昂轻叹一声,他算是明白丁斐为何那样了。
事情的确是在做,但推行的效率却不高。
这就是意识形态之争。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选才制度的精进,根本就不可能大跨步到科举制上,因为毫无根基。
在这个时代的知识是极其昂贵的。
超过九成半的群体都是文盲,而剩下的那半成,只有极少的部分,才是治理方面所需要的人才。
而他们的出身,又注定一些事不可避免。
“除了某适才提及的这些,还有外部的需要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