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丁文侯纵论东南,孙刘皆不容小觑

丁斐撩撩袍袖,继续说道:“就今下的形势而言,对于扬州刺史府上下来讲,安稳才是首要的,所有的一切,都必须要紧密围绕这一展开。”

“但是呢,在江淮与徐州之间,还有一个刘备盘踞在广陵一带,此人看起来是以仁德着称的,但其野心一点都不比江东孙策要小。”

“而在庐江、九江两地毗邻长江之地,又有不少是与江东相邻的,子修在襄阳应是知晓江东形势的。”

“尽管江东的叛乱仍在持续,但即便是这样,孙策却委派周瑜领兵坐镇秣陵一带,而在此前,周瑜遣部在秣陵以北临江所在,修建了多处水寨。”

“虽说我军在江淮一带驻扎不少大军,但既要兼顾到刘备,又要顾及到孙策,还要确保地方秩序安稳,特别是军屯事宜关系重大,这兵力上难免是不占优势的。”

“内部是这样的状况,外部是这样的态势,扬州刺史府上下必须要确保安稳才行,如此一来在一些事情上就不能表现的太过激。”

“舅父受累了。”

曹昂听到这里,郑重朝丁斐一礼道。

“子修无需这般。”

丁斐见状,忙起身朝曹昂走去,“说起来是某没有做好,如若不是这样的话,或许江淮还会有更大的变化。”

对于这样的话,曹昂根本就没放心上。

就江淮这等复杂形势,如果丁斐都做不好的话,那即便是再换人来,也不可能做的比丁斐好。

因为丁斐的身份不一样,所以其能调动江淮一带的文武,这不是基于曹操这一边,而是基于曹昂这一边考虑的。

在江淮一带的文武,有很多是曹昂征辟与提拔的,虽说他们是投效到曹氏麾下了,但他们对曹昂的认可,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高于对曹操的认可的。

这是不争的事实。

“真正令舅父所忧的,其实就是刘玄德吧?”

曹昂在沉吟刹那后,看向丁斐道。

尽管对孙刘两股势力,丁斐都表明不容小觑的态度,但是透过一些神态举止,曹昂是能看出异样的。

“是有一些。”

丁斐轻叹一声,对曹昂道:“自刘玄德将广陵实控起来,并且在那前后,有一批文武投效过去,广陵一带的情况就变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周公瑾是借了广陵给刘玄德不假,但是却迁走了不少人口充实江东,而面对这样的状况,刘玄德亦开始在广陵一带效仿我军兴屯。”

“如若仅是这样,倒还不至于提防。”

“可偏偏在这前后,刘玄德委任臧霸、昌豨、萧建等人分兵屯驻各地,除了允他们兴屯以外,还允他们招募兵卒,每年只需向己部缴纳一批粮草即可。”

这是默许麾下部曲增扩啊。

曹昂双眼微眯起来。

此举是能叫所部势力,在极短时间内安稳下来,但同时也埋下了隐患,对于曹昂而言,他是绝不允许麾下部曲增扩的。

毕竟真这样高,那今后势必会出现拥兵自重之举。

但是站在刘备的角度,他似乎没有更多的选择。

“这还不是最厉害的。”

在曹昂思虑之际,丁斐眉头微蹙道:“刘玄德最厉害的,是他那蛊惑人心的能力与手段,除了外放的臧霸等将以外,诸如纪灵、苌奴、戚寄、许耽、章诳、陈牧、万演等将,全都被刘玄德真正揽心了。”

“他们与关羽、张飞所统兵马,乃是刘玄德最倚重的本部所在,甚至是在过去啊,还查到一些人跟刘备保持紧密联系。”

丁斐这进一步的讲述,让曹昂明白江淮之地的复杂,在他所节制的四州之中,一个荆州,一个扬州,那都是处在极特殊的存在。

在这里,是不能有丝毫纰漏的,一旦敢有任何纰漏,那势必会出现动荡局势,而要是没有顾及到的话,这是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的。

听完丁斐所讲述的这些,曹昂现在就无比庆幸一件事,还好他当初在襄阳时,决意要离开荆州巡视江淮等地,如若不是这样的话,他就无法更直观的知晓各地实况,那样所辖诸地真要出现任何问题,他可能就会照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