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孙可望欲意除掉这个昔日的义兄弟。
便以召开军事会议为名,引诱李定国入会将其杀之,但此事泄密被李定国得知。
虽然极为愤怒孙可望不顾情义和大义的所为,但为了避免自相残杀徒让敌人欢喜,李定国主动离开湖南奔赴广西。
从此大西军分裂,各自单独对抗清军。
永历帝也密召李定国,希望能够解救他重振抗清政权的统一。
但此事遭到泄露,孙可望逼永历帝将十八位大臣处死,造成“十八先生之狱”。
1653年,李定国接密敕时,正在与清军作战,无暇与孙可望两线作战,不过他表示会去救驾,并告知“俟恢复粤东,即来迎驾”。
孙可望得知李定国率军前来,派白文选前往安龙欲将永历帝君臣迁入贵阳,但白文选对孙可望的为人和做派早有不满,最终选择带着永历帝与真正为国抗清的李定国会合。
1656年三月,李定国保护着永历帝进入昆明,至此永历帝摆脱了孙可望的控制。
失去号令诸侯成就皇帝梦的孙可望愤怒不已,于是置清军当前不顾,率领十余万大军进攻李定国。
此举与民心军心背离,加之李定国军事能力非凡,孙可望根本不是李定国的对手,两军交战顷刻间胜负便分。
孙可望逃回贵州后,已无退路的他居然投靠了清军,并将云贵虚实告知清军,让他们取得了对李定国战术上的优势。
1658年,清军三路大军进逼云贵,李定国中缓兵之计,连续兵败,清军直扑昆明。
1659年,李定国率全军于磨盘山设伏,企图歼灭追兵,因内奸泄密未能全胜,南明军精锐损失殆尽,永历帝逃亡缅甸。
多年奋战取得的抗清成果毁于一旦,积蓄多年的力量也损失殆尽。
击退清军恢复河山的希望就此破灭。
此时的李定国虽然才三十八岁,可他以灰的心如同饱受沧桑岁月的摧残,再不复少年时的澎湃。
虽然悲痛不已,但李定国还是坚定信念绝不肯投降。
带领仅剩的数千人前往缅甸迎接永历帝,但缅甸王不敢得罪清军,将永历帝交给了吴三桂。
吴三桂在昆明处决了永历帝。
1662年,李定国在勐腊得知永历帝死讯后,忧愤而亡,终年四十一岁。
定国死,南明亡。
李定国的一生,是贯彻其一生的悲苦和抗争。
受大明官僚压迫以至父母受饥荒而死的他,十岁便参加张献忠的起义军。
自幼随军,颠沛流离,从未见过汉家盛世的他,却比那些享尽荣华富贵的叛明汉奸更有一颗赤心。
他的一生可以反明,可以降明,但就是不能降清,他为的始终都是贫苦百姓,为的也是心中那个传承不灭的汉家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