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传之节十:偷渡

开篇激战1860 琳琅岁玥 1109 字 1个月前

突然,他似乎意识到什么。连忙冲出房外,四下仔细巡视了一遍。确认并无人在近前,这才长出一口气,又缓缓的回到书房,闭紧房门。

此刻,陈济云心里是又恨又忧。他恨自己的两个弟弟,这两个败家子竟做出如此荒唐事来。而父亲竟然纵容,甚至帮助了他们,真是匪夷所思。

这事要是泄露出去,可是如何是好,怎能不让他心忧。想到这,他连忙将手中的书信投入火盆之中,“一定不能留下任何痕迹,”他心中暗道。

望着面前的火光,陈济云又不禁惦记起两个弟弟来。

海外重洋远隔,洋夷人鬼莫测,他们二人孤身远渡,真让人担心。尤其是他那个从小就让全家人疼爱的幼弟,今年才刚十八岁,尚未经事。

念及至此,他仰头长叹,此刻心中只剩下盼望他俩能够早日平安归来。

英军撤离江宁后,钦差大人耆英在给皇帝的奏折中,提到了陈堂。

说他在这次危局中,辛劳兢业,处置得当,可堪优议,建议由署理转为正式接任江苏巡抚。战乱初定,感到大松了一口气的道光皇帝自然应准。

在陈堂的心中,对此却很是膈应。

数年战乱,江南各省督抚或殉难或被贬黜,职位空缺很多。他这个署理之职,原本也是会转正的。

现在却让耆英捡了个顺水人情,像是他举荐的功劳一般。更何况耆英的作为,还很令他厌恶。

但这便是官场。他还得假意奉承,向耆英致礼称谢。

在江苏巡抚的任上,陈堂勤政爱民,努力抚平战争留下的创伤。闲暇之余,又常思念远游的两个孩子。

日子一天天就这样的过去,而他们在走后便全无音信。

这让当初曾说过“少则数月,多则一年,他们也就回来了”这话的陈济生,从不敢在陈堂面前提起两个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