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内部纷争

对于屯田的具体实施,苏烈建议在占领的荆州地区率先开展。荆州地处战略要冲,土地广袤,是实施屯田的理想之地。他提出将军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负责军事防御和作战任务,另一部分则专门从事屯田工作。士兵们在农忙时节参与耕种,农闲时进行军事训练,这样既不影响军队的战斗力,又能保证屯田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屯田的组织管理方面,苏烈也有详细的规划。他建议设立专门的屯田官,负责统筹安排屯田事务。屯田官要根据土地的情况和士兵的数量,合理分配耕种区域,安排种植的作物种类。同时,还要负责协调军队和百姓之间的关系,确保双方在屯田过程中能够和谐共处。

对于屯田所需的农具和种子,苏烈提出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解决。一是从北方运来一部分,二是在当地采购或征集。他还建议与当地的地主和富户合作,利用他们的资源和经验来推动屯田工作。

曹操听了苏烈的建议后,深思良久,最终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任命苏烈负责屯田事宜。这一任命,既是对苏烈的信任,也让他肩负起了更重的责任。

苏烈接受任命后,立刻全身心地投入到屯田工作中。他首先在荆州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土地清查,了解各地的土地状况和水源分布。他带着一队士兵和熟悉当地情况的向导,走遍了荆州的每一寸土地。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些荒废已久但潜力巨大的土地。这些土地由于战乱的原因,无人耕种,长满了杂草,但土壤肥沃,只要加以开垦,就能变成良田。

同时,苏烈还积极与当地的百姓沟通。他深知百姓的支持是屯田工作成功的关键。他向百姓们宣传屯田制的好处,承诺会保障他们的权益。许多百姓原本对曹军心存疑虑,但在苏烈的耐心解释下,逐渐改变了态度。一些百姓主动站出来,表示愿意参与屯田工作。

为了让屯田工作顺利开展,苏烈还组织了一批技术人员,包括擅长水利工程的工匠和精通农业种植的老农。他们一起规划修建水利设施,确保农田有充足的水源灌溉。在一些地势较高的地方,他们修建了蓄水池和引水渠,利用地势落差将水引到农田里。在地势较低的地方,他们则挖掘排水渠,防止农田积水。

在种植作物的选择上,苏烈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了适合的粮食作物。他决定主要种植水稻和小麦,这两种作物产量高、适应性强,能够满足军队和百姓的粮食需求。同时,他还考虑到了作物的轮作问题,以保持土地的肥力。

在屯田的过程中,苏烈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挑战。一些当地的豪强大族对屯田制不满,他们把屯田视为对自己利益的侵犯。这些豪强大族在当地拥有大量的土地和财富,长期以来,他们通过剥削百姓来获取利益。屯田制的实施,意味着他们的土地可能会被征用,劳动力也会减少,这是他们所不能容忍的。

于是,他们暗中破坏屯田设施,企图阻止屯田工作的进行。他们派人在夜间破坏刚修好的水利设施,在农田里投放杂草种子,还煽动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反对屯田。这些行为给屯田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一些农田因为缺水而无法耕种,已经种下的作物也受到了杂草的侵害。

苏烈得知这些情况后,严厉打击这些豪强大族。他首先收集证据,派士兵暗中监视这些豪强大族的一举一动。当掌握了足够的证据后,他果断采取行动。对于那些为首的豪强大族成员,他依法严惩,没收他们的部分财产,将他们的土地收归屯田所用。同时,他向其他豪强大族发出警告,表明曹军维护屯田制的决心。

在处理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苏烈也注重分化瓦解豪强大族的阵营。他对一些愿意配合屯田工作的豪强大族成员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比如允许他们保留一定数量的土地,或者在屯田的收益分配中给予他们一定的份额。通过这种方式,苏烈争取到了一部分豪强大族的支持,孤立了那些顽固反对屯田的势力。

随着屯田工作的逐步推进,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开垦出来,粮食产量开始逐渐增加。士兵们和百姓们在田间辛勤劳作,看着庄稼茁壮成长,他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屯田工作不仅解决了曹军的粮草问题,还让当地百姓的生活得到了改善。百姓们有了稳定的粮食来源,不再为饥饿所困扰,对曹军的态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最初的抵触变为支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苏烈在军队和百姓中的威望进一步提高。士兵们佩服他的智慧和能力,百姓们感激他为大家带来了安定的生活。在屯田地区,苏烈的名字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传奇,他的事迹被百姓们传颂。而那些曾经嫉妒苏烈的将领,看到他在屯田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也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虽然心中仍有一些不甘,但也不敢再像以前那样明目张胆地与他作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