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内部纷争

然而,就在屯田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的时候,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由于屯田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一些原本负责军事防御的士兵被抽调到屯田工作中,导致边境地区的防御力量有所减弱。敌军察觉到了这一变化,开始频繁地对曹军的边境防线进行试探性攻击。

这些试探性攻击虽然规模不大,但却让曹军有些疲于应付。苏烈意识到,必须在保证屯田工作顺利进行的同时,加强边境地区的防御。他调整了军队的部署,从其他相对安全的地区抽调了一部分兵力,加强边境的巡逻和防御。同时,他还组织当地的百姓成立了民兵组织,让他们协助曹军进行边境防御。这些民兵熟悉当地的地形,在防御敌军的骚扰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屯田地区内部,也出现了一些管理上的问题。随着屯田规模的扩大,士兵和百姓之间偶尔会出现一些矛盾。比如在劳动分配、收益分配等方面,双方有时会产生分歧。一些士兵觉得百姓干活不够卖力,而百姓则认为士兵在分配上不公平。这些小矛盾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影响屯田工作的和谐氛围。

苏烈针对这些问题,制定了更加详细的规章制度。他明确了士兵和百姓在屯田工作中的职责和权益,建立了公平公正的分配机制。在劳动分配上,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和身体状况进行合理安排。在收益分配上,按照劳动量的多少进行分配,同时考虑到军队和百姓的不同需求,确保双方都能得到合理的回报。

此外,苏烈还注重对屯田人员的思想教育。他经常组织士兵和百姓一起开会,强调屯田工作的重要性和大家共同的目标。他告诉士兵们,屯田是为了保障军队的粮草供应,让大家能够更好地战斗;他告诉百姓们,屯田是为了让大家有饭吃,过上安稳的生活。通过这些思想教育活动,士兵和百姓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在屯田工作的持续推进过程中,苏烈还不断探索创新。他鼓励士兵和百姓们尝试新的种植技术和农业工具。一些有经验的老农提出了一些改进的耕种方法,苏烈积极推广这些方法,提高了耕种效率。同时,他还引进了一些北方的先进农业工具,经过改良后在屯田地区使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与曹操的沟通中,苏烈及时汇报屯田工作的进展情况和遇到的问题。曹操对苏烈的工作非常满意,他对屯田制的前景充满信心。曹操根据苏烈的建议,进一步加大了对屯田工作的支持力度,从北方调配了更多的物资和人员,帮助苏烈完善屯田体系。

在曹军内部,随着屯田制带来的积极影响逐渐显现,那些曾经对曹操战略决策质疑的声音也逐渐减少。将领们看到了屯田制对解决粮草问题的巨大作用,也开始支持曹操的南征计划。整个曹军内部的氛围开始逐渐好转,大家的注意力从内部纷争转向了如何更好地推进军事行动和屯田工作。

然而,就在一切似乎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给屯田工作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一场罕见的暴雨袭击了荆州地区,持续的降雨导致河水泛滥,许多屯田的农田被洪水淹没。刚刚种下的庄稼在洪水中被冲毁,水利设施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苏烈望着被洪水肆虐后的屯田地区,心中无比沉重。但他没有被困难打倒,他立刻组织士兵和百姓开展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他身先士卒,带领士兵们在洪水中抢救物资,修复被冲毁的房屋。同时,他与技术人员一起研究如何修复和改进水利设施,以防止类似的灾害再次发生。

在抗洪救灾的过程中,苏烈看到了士兵和百姓们团结一心的力量。大家相互帮助,不分彼此,共同为了重建家园而努力。这种团结的精神让苏烈深受感动,也让他更加坚定了克服困难、继续推进屯田工作的决心。

经过艰苦的努力,屯田地区逐渐从洪灾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农田重新被开垦,水利设施得到了修复和加固,庄稼再次茁壮成长。这次经历让苏烈和曹军上下更加珍惜屯田工作的成果,也让他们在面对未来的困难时更加坚强和团结。

在军事行动方面,随着屯田工作稳定了粮草供应,曹军的战斗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苏烈在解决内部纷争和推进屯田工作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军事战略的谋划。他根据敌军的动向和当前的局势,向曹操提出了一些新的军事建议,为曹军在江东地区的进一步军事行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随着曹军在江东地区的军事行动不断推进,内部纷争在屯田制的积极影响和苏烈的努力协调下逐渐平息。但苏烈知道,战争的局势瞬息万变,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们,他必须时刻保持警惕,继续为曹操的统一大业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