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经中自有人如玉

百度西游 佳言隽语 2938 字 2天前

金蝉译完原本,却见在慧智祖师的摹本上,在最后却比原经多写了一段。这段梵文任金蝉如何推敲,也感觉和佛经上的内容一点也不沾边,反而更像是一首诗。金蝉对诗歌并不擅长,当下只是得按其意写成汉文。

令他惊奇的是,在那原本《楞严经》中,“卐”又第四次、第五次出现,一次出现在“文殊菩萨”名中,一次出现在“普贤菩萨”名下。而慧智禅师在他所写的译本中只是对这个字写了“未能意会,不敢妄写”的八字评语,再无解释。

金蝉将经文全部整理完毕,又细细地从头到尾读了一遍,觉得凭自己之力,所译再无差错,也顺便强化了一下他头脑所记的经文,这才停下来歇会。

他放下经书,方觉得眼花颈痛,腰酸腿麻,便站起来活动一下,并借着闭眼休息之际,细细回想这“卐”字之义,他想到第一次出现是在齐云塔中“卐”,那是由小白用血擦出来的。而第二三次则是《大悲咒》慧智译本中所见。如今这个“卐”字,却是在原本《楞严经》中,“卐”字又第四次、第五次出现,又分别注在了文殊和普贤文字下面。

这又说明了什么呢?金蝉百思不解,他又找慧智所写的那段不甚通的文字,想从中找到一丝端倪,但上面依金蝉所译却分明写的是什么“南方有颗大树,却不能休息,汉水中有个姑娘,想见去见不着等”。

金蝉暗道,若是那个大树,是佛祖得道前休息的菩提树的话,那怎么会有思念汉江的女子呢?这经中为何会有这样话呢?他越想越是糊涂,哎,那女子是曾经喂过佛祖羊乳的牧羊女吗,还是像玉兰那样的女子呢?

金蝉不知不觉,想到玉兰,不由地心中一震,心道:“我仍出家之人,怎么可以想这些事呢!阿弥陀佛,金蝉罪过罪过。”

金蝉正在打坐间,忽叫门外董姐叫道:“金蝉小师父,玉兰姑娘来了。”

金蝉闻听,一下子坐起,忙起身相迎。不一会,伊人已飘然进入,那风华绝代容颜,映得整个佛堂如在放光明一般。

玉兰笑着道:“金蝉小师父,自得你译成《大悲咒》后,太后身体日好,听说你明日欲走,太后特许我前来致谢。”

金蝉听了,脸涨的通红,道:“我只是会译些梵文,怎得太后如此客气,劳姑娘前来。”

玉兰笑道:“金蝉小师父,你太客气了,要不是因为你,太后又怎舍得让我离开她,我今恐怕还不能回家看看将军和夫人呢!”

金蝉一听,心想,对了,明天是八月十五,正是家人团圆的日子,怎么太后竟不肯让玉兰回家,想来她也是太孤单吧。

玉兰见金蝉不语,感觉自己说话有些唐突,脸也是一红,暗悔道:“我今怎么不会说话了呢?”忙又掩饰道,“对了,金蝉小师父,太后说了,只要你愿意,可许你为皇家僧人,可在京城里任选寺庙里读经诵佛。这样你就不必东奔西跑了,我们有不懂的地方也可寻你方便,你看可好?”

金蝉听了,慌忙摆手道:“这个不行,我已应了师父学得经书就回转寺里,现在这经,上面有的我都译好了,只可惜这经残缺的太多,不能一睹全貌。对了,除了最后一段我译感觉不像佛经,也看不懂文中之意,只得请姑娘再请高人吧。我出来已经有很长时间了,我想早点回去,好让师父放心,多谢太后和姑娘的美意了。”

玉兰听了,知道他必会这样说似的,回道:“其实你先回去一趟也无妨,你要回去探望师父,大将军可以派人驾车送你去,一路上又快又安全,这样你还可以待你师父同意后能早点回来,省得路上奔波之苦。想来你师父听说你被太后选为皇家僧人,也会以你为荣,必许你来的。“

金蝉听了,想起此次若是照玉兰所说回去,不但途中有人照应,而且衣锦还乡,必定风光,还能早点回去见师父。

但他小小年纪,早不以荣华富贵为荣,更何况他自在齐云塔处读了普贤菩萨能以“入山求道,饥寒病疠,枯坐蒲团,是曰普贤;普贤者,苦行也。”之述后,更是心下神往。玉兰所说虽好,金蝉却还是想自己走回去,当下坚决的回道:“多谢姑娘,但我出家人修行惯了,理应苦行,就不劳将军和姑娘费心了。”

玉兰见他如此,也是无法,微觉得尴尬之余,忙遮饰道:“好吧,那就依你的意见。对了,金蝉小师父,这佛经上还有你不会译的,是那一段呢?”

金蝉听她问起佛经,心下顿时松了口气,忙拿起写有那段译文的帛文,张口欲说,又想起自己所译的这段像诗的文字里分明写的是什么“南方有颗大树,却不能休息,汉水中有个姑娘,想见去见不着等”之类的话,于是转口说道:“请姑娘自己看吧!”

玉兰接过低头看了起来,她一看之下,脸却越来越红,双目中有种惊羞之色闪过,容颜娇艳,简直不可方物。

她一边看,一边口中喃喃念道:“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不可泳,…思。”声音竟越来越低,几近不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玉兰看完,默默地将帛文放在桌上,脸上有些迟疑道:“金蝉小师父,这应该是首诗啊,你说是吗?”

金蝉摇头道:“我没学过诗,不懂这方面。我只是译着感觉这些话很顺口,但感觉这个、这个不适合在佛经中,所以,所以我只能照着译出来。玉兰姑娘,你看这诗与佛经有关吗?”

玉兰脸色一红,道:“我不知道,但这译文的意思应该是我在《诗经》中读过的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