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并未急着离去,因为教育改革,涉及国本,尤其是突然增设一个教育部,有太多细节需要确定清楚。
譬如人员的调动、官员的调动、职责的划分、品级、各项制度等等。
这些事都是要初步拟定的。
原本这些事情,朱标应该是要和中书省左丞相胡惟庸商量的,只是眼下看朱标显然没有这个意思。
对于教育改革,杨宪已经准备很多年了,对于朱标提出的问题,事无巨细,对答如流,甚至很多朱标没有想到的问题,杨宪也给出解决方案。
杨宪开口道:“小学阶段的教育,朝廷最好推行义务教育,也就是学校方面不以盈利为主。”
毕竟虽然大明这几年处在经济快速腾飞期,绝大部分的百姓终于可以过上吃得饱、穿得暖的温饱生活了。
可要是这时骤然多出一笔不菲的教育费,也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够负担得起。
到时候如果还是只有有钱人材能够上学,那么就彻底违背了此次教育改革的初衷。
按照杨宪规划,小学初等教育阶段,孩子的学费能免就全免。
最好的情况是,孩子只需要支付课本教材以及自身文具的费用。
朱标简单算了一下一所小学所需要的费用。
先不提学校建设的成本,以后每年,建筑、设施设备日常维护费、教职员工的薪俸、办公费用、给学生发放的奖学金等等。
一所学校,保守一年要往外贴五千两。
就按一个县建一所小学来算,大明疆域县城将近1500个,也就是说单是教育支出朝廷每年就得费750万两白银。
这完全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要知道赋税制度没有改革前,大明一整年的赋税收入也不过就只有1000万两。
赋税改革后,洪武四年赋税达到了惊人的2500万两白银。
然后又是经过六年时间,快速发展,再加上东瀛那边的石见山银矿,去年洪武九年,大明全年的财政收入已经达到目前的最高峰4000万两。
可收入多,大明销的地方也变得更多了。
西部的基建、军事火器战船、各式科研,再加上去年胥吏改革后,多出的那成千上万名政务员也是一笔巨大的销。
朝廷并没有这么多余钱。
这750万两白银里头还不包括初期建造学校的费用。
教育费用一旦起了头,就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而是持续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大计。
就算这两年咬咬牙,让户部把这笔钱给扣出来,也不顶事。
因为不可持续。
杨宪看出了朱标的为难,轻轻摇了摇头,笑道:“不了这么多钱。”
朱标有些担忧道:“我已经是按照最保守的估计了,总不能削减老师们的薪酬吧。”
“用不着。”
杨宪开口笑道:“一所国立的学校只要运转得当,不说转亏为盈吧,起码能够做到朝廷基本不太需要往里贴钱。”
“这又是怎么回事?”朱标闻言,这下顿时来了兴致,连声开口问道。
开办学校,不收学生学费,朱标想不到除此之外,学校还能用什么方式盈利。
杨宪没有卖关子,开口道:“拉赞助。”
赞助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慧皎《高僧传·义解二·道安:“安以白马寺狭,乃更立寺,名曰檀溪,即清河张殷宅也。大富长者,并加赞助,建塔五层,起房四百。”
在古代,当地豪绅除了会赞助和尚建寺庙,盖佛塔外,有时也会出资援助私塾。
可那毕竟是私塾,与如今朝廷开办的学校还是有所不同。
新的情况,自然就会有新的方法与形势。
杨宪接着开口说道:“可以用学校教学楼的名字在当地进行募捐,捐赠教学楼建设全部费用的人,拥有这栋楼的最终命名权,当然了起的名字不能违背公序良俗。”
“太子殿下你想,地方上那些豪绅们手里有的是钱,他们想的就是如何扬名。如今这大好的机会就摆在他们面前,他们又怎么可能会错过。要知道只要这所小学还存在一天,那么他们的名字也会随着教学楼,随着学校保存下来,几十年、几百年。”
朱标想了想,如果真要按杨宪说的这么做,别说那些豪绅富户了,就连勋贵们也会争相捐款。
这样能够大大减少了盖学校时的费用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