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完美的军粮(4k)

当时分配军粮的方法很简单,直接将小米发给士兵。到了吃饭的时候,以班为单位埋锅做饭,士兵各自把自己的那一份小米投入大锅中。这主要是军事作战中,士兵各自做饭不现实,也无法找到足够的燃料,而且古代能够有一口金属锅并不容易。

小主,

可无论是煮粥,还是埋锅做饭,在杨宪看来都不满足方便食用这一点。

因为急行军,或是战争到了关键的时候,并一定有煮粥或是做饭的时间,真正优秀的军粮得在进食条件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还得让人能吃进去。

一旁的朱棣,听了杨宪的话,连连点头。

杨宪看着朱棣,接着开口道:“王爷你方才说军粮最不重要的一点是口感,其实未见得,军粮可以不好吃,但是绝不能难吃的让人无法下咽。”

南宋时期,北伐军队渡过长江、淮河,去北方作战。宋军的南方士兵不怕和金兵战斗,却对军粮极为头痛。因为战争旷日持久,军队的大米供应不足,必须从当地征集小米作为军粮。而宋军极为厌恶小米,尤其是陈年的小米,一些军队甚至拒绝吃饭。这大大影响了战斗力,也是北伐失败的其中一个原因。

这也是为什么保质期如此长的小米,在军粮中的地位后来会被大米和麦子取代的原因。

除了小米产量低之外,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口感。

大米的口感远远好于小米,吃惯了大米的人是不愿意吃小米的。

南宋的士兵也不是全都不吃小米,只是恰好将领成闵率领的那支部队,部下多是浙江人,从小到大吃惯了大米,不吃小米,所以就有很多人活活饿死。

宋高宗绍兴末年,金军南下作战失败,“遗弃粟米山积”。而宋军追击而来,缺乏军粮,只能吃金军留下的小米。因为饮食习惯问题,南宋士兵吃小米非常不适应:“多福建、江、浙人,不能食粟,因此日死者不下二三百人。”

陈年小米难吃到什么地步,举一点,你们大概就能了解。

在南宋时期,陈年小米甚至是一种被用来作为刑罚和折磨的食物。

这种刑罚叫做“粟灌”,就是用小米煮成粥,然后强行灌入犯人的口中和鼻中,使其窒息而死。这种刑罚在南宋时期被广泛使用,不仅用来处死敌人或者罪犯,也用来惩罚自己人或者士兵。

朱棣点了点头,当然心里还是有些不认同。

在他看来,当兵就是要能吃苦,怂宋那群士兵矫情到宁愿饿死都不吃小米,难怪最终会灭亡。

朱棣要是知道后世湾湾那些草莓兵连太阳都不愿意晒,不知道会震惊到何等地步。

“最后作为军粮,自然营养要够、能量要高。饱腹感极为重要,要让士兵们吃饱。”

最古代当兵的初衷基本上都是为了“吃粮”,如果都整一把清汤寡水,三军没吃饱那就指不定要打谁了。

“这我知道,吃饱饭,好打仗嘛。”朱棣开口笑道。

听杨宪讲了这么多。

朱棣就越发好奇,杨宪所说的新的军粮究竟是什么。

究竟是怎样完美的军粮,能够同时满足以上这么多条件。

见朱棣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答案的样子,杨宪也不藏着掖着,开口笑道:“新型军粮,我将其命名为压缩饼干。”

“压缩饼干?”

一个朱棣从未听过的全新名词。

朱棣皱着眉头,按字面意思理解的话,听起来像是一种饼。

难道是类似锅盔饼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