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有何良策,细细说来

余大成:“陛下,袁崇焕虽有功,但亦有取死之道,陛下捉拿袁崇焕,应当。”

崇祯闻言,不由哈哈一笑:“不对吧,当年余爱卿可是为袁崇焕鸣冤,多次与兵部尚书梁廷栋争辩,认为袁崇焕有大功,不应被下狱的。”

余大成:“陛下,臣只是认为在当时后金入寇之时,不宜捉拿袁崇焕,但袁崇焕确实有取死之道。”

崇祯皇帝闻言,也是叹了口气:“唉,当时拿下袁崇焕,确实是朕急躁了些。”

“不说他袁崇焕了,余爱卿,此次召你入京,委以督师蓟辽重任,实乃社稷安危所系。爱卿且说说,爱卿可有信心稳住辽东局势,亦或能否更进一步,平定辽东?”

余大成起身,恭敬地向前一步后跪地,清了清嗓子道:“陛下,辽东后金势力猖獗,即便陛下许臣蓟辽总督之职,臣也无能为力。”

崇祯闻言,满怀期待的心情不由一下子拔凉拔凉。

“余爱卿所言之意,是辽东那边已经是没救了吗?”

余大成:“陛下,若是六年前,陛下派微臣去督师蓟辽,微臣有八成把握,花费十年时间,平定辽东。”

“但如今,此一时彼一时,如今鞑子已经做大,若微臣还以蓟辽一地守辽东,臣在辽东之地,已确实无法有所作为,关宁锦防线,臣最多只能是守住山海关而已。”

“天长日久之下,锦州城,宁远城必将会被鞑子逐渐蚕食,臣也无能为力也。”

“但陛下莫慌,臣有一计,可先行压制后金,但若要平辽,非得十五年往上不可。”

余大成的一番话,让心情拔凉的崇祯瞬间又来了精神:

“余爱卿,快快起身,先坐,先坐,有何良策,细细说来。”

余大成谢恩起身,也没有重新落座,而是从怀中拿出一个折子,开口道:“陛下,平辽说难很难,说简单其实也很简单,关键在于两个字:屯田。”

“现如今,鞑子已成气候,想要速平鞑子,已不可能,唯有移民屯田,慢慢图之,方可平之。”

“陛下,微臣回京路上,已经整理出了一份详细的屯田计划,请陛下过目。”

崇祯:“快快,王承恩赶紧把余爱卿的折子拿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