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月回南府,已临近日暮,孤零零的门头下两只应景的大红灯笼显得敷衍又孤单,门房与前后院皆空空荡荡,连大家大院里素来热闹的后罩房都只是零星地点了两三盏充作照明的烛灯。
整座府邸安静、空旷、人烟稀少,好似说话声稍大一些,便能听见一重又一重的回声。
山月步履匆匆,一路穿过抄手游廊至侧水畔。
湖心亭灯亮如昼,山月未有一丝犹豫,便提裙便迈入回转狭窄的湖心窄桥。
山月刚踏入窄桥,身后的树丛便动了动。
树丛中探出两颗头,一个肩头挂着几串小叶松针,一个头发上撇了两片略有泛黄的枯叶。
小叶松针单手搭树干,愣愣发问:“她,她就这么进去了?”
枯叶蝶薅了薅头发:“那咋的?你拦她呀,你去拦她呀——落风大哥都抢着给她送参片,你有本事你去拦。”
小叶松针:...他没本事,他不拦。
至湖心亭,亭中矗立一座两层高的阁楼,两层皆点灯,灯火通明。
山月刚想叩门,门便从里间猛地打开,一颗半个拳头大小的石头子在地上弹开。
“请进。”里间传来薛枭低沉的嗓音。
山月微微垂眸,提裙跨过门槛。
阁楼牌匾上挂“侧水畔”,堂屋架高极高,木梁高悬,梁上书“敬静其书”,笔锋内敛,规行矩正,起笔规范,但收笔十分豪迈。
山月看落款,左侧上书“丹朱翁”。
东北方,靠墙架有一整匹榆木书架,满满登登的摆满书册,书架前摆放一张比八尺大汉展臂还长的老料厚木书桌。
薛枭就端坐于书桌之后,手侧摞有三四本泛黄的大部头。
山月侧眸瞥过,皆是《天工开物》《营造法式》《考工记》等几本极为实用的古籍。
“请坐。”
薛枭眉目疏朗,撩袍起身,自身侧的红泥小炉上随手拎起紫砂壶,旋了两只配套的茶盏,先是关公巡城,接着韩信点兵,将茶涓滴不遗分尽,壶嘴将茶盏向山月处轻轻一推:“普陀白茶,你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