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宫湦当即摇摇头。
“太子尚且年少,应当从小事做起,逐渐磨炼其心志,不宜直接托大。”
屠慕道:“圣贤曾曰,邦国之大,在祀与戎;宗庙之重,在嗣与继。太子宜臼虽然年仅十三岁,却早已在朝野受过磨炼,唯独极少接触地方军政核心事务。”
姬宫湦不由得颔首。
“孤王此前便曾考虑过,让太子前往郡县司职。”
屠慕道:“大王亦曾曰,拾人牙慧,坐享其成,远不及徒手打造,更不及从零开始。”
姬宫湦道:“大河以北疆土,并非从零开始,而是要披荆斩棘,使之能从零开始。诚然,太子必须遭受如此磨炼,却并非今时今地。”
“何时何地?”
“待其年满十五岁,完成学业后,便可尝试率军出征。”
“臣反倒以为,万事皆可当作学业也。大王若是担心太子宜臼能力不足,可命其司职副手,以此积攒更多经验。”
“如此,倒也不失为良策。”
屠慕随即道:“太子宜臼早已学会收敛锋芒,为使其往后行事更加稳重,负责执办此事之人,可以从王师九军之中挑选。”
姬宫湦再度大笑:“反其道而行之,确有可行之处。”
屠慕不再继续绕弯子。
“臣以为,玄甲军中郎将姬掘突可担此重任。”
姬宫湦问:“孤王已制定中原战略,分梯次北上,多叠加东进,玄甲军为首先北上者,怎可抽调玄甲军中郎将姬掘突?”
屠慕道:“玄甲军自创立之初,便由姬掘突负责统领。大王此前为增强大周自保能力,选择有意忽视此事,从未对玄甲军进行调整。”
姬宫湦解释:“虎贲军与羽林军方为自保,玄甲军乃震慑外敌之利器也。”
屠慕直言:“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如今王师九军皆已成型,即便没有新纳大河以北疆土,今年岁末大朝会,大王亦会调动姬掘突。”
姬宫湦颔首:“孤王早已有言在先,王师九军中郎将皆需调动。”
屠慕继续解释:“姬掘突虽然作战勇猛,却时常立功心切。更为关键之处,姬掘突乃宣王之亲侄,大王之叔弟,太子宜臼之堂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