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太后自然会意,道:“苏东坡,你先下去吧,回去好好反省一下自己。”
苏东坡当即领命离去。
待苏东坡走后,高太后道:“司马大人,哀家明白你的心情,可是兵凶战危,难言必胜,要是咱们突袭南京不成,还得跟李轩求和,所以,这苏大胡子还大有用处,哀家看李轩也并不是无情无义之人,他这次出卖了苏东坡,必然对苏东坡心怀愧疚,等于欠了苏东坡一个大大的人情,这个,咱们不能浪费了。”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这个高太后能够管理这么大一个国家,还是有点眼力的,把事情看得很通透。
司马光自然不敢再劝,只得告辞离去。
次日,高太后果然召高士会进宫,由司马光跟高士会当面对质,司马光已经查到足够的证据,高士会无可抵赖,只得博同情,跪在地上大哭,道:“大姐,那些商人求我,向北方贩卖粮食,铁器,可并没有跟我说,还有武器和火药,而向北方贩卖粮食和铁器,之前也一直都是正常的,这都是司马光搞出来的政策,不允许贩卖,因此江南地区已经有很多大家族受到影响,他们的铁器作坊没有生意,粮食卖不出去,百姓水深火热,特别是那些采集铁矿石的贱民,没有了生活来源,恐怕会出事!”
不得不说,这个高士会还能说会道。
高滔滔在大宋朝廷的口碑一向很好,所以,即使带着个十岁的孩子垂帘听政,群臣也没有意见,这次,哪里容得高士会给自己抹黑,闻言大怒,道:“我不听这些,你就直接跟司马大人交代,参与走私违禁物资的商人,到底有哪些人,一个一个交代,但凡漏过一人,哀家现在就砍了你的脑袋!”
正在此时,梁唯简急匆匆走了进来,道:“太后,吕公着,蔡确,还有枢密院枢密使文太师,太尉韩大人等十余位朝廷重臣求见!”
小主,
高太后脸色大变,道:“他们过来做什么?”
梁唯简道:“他们想为高大人求情。”
高太后皱眉,道:“让他们进来吧。”
事实上秦家主要负责跟魏王府牵头,走私的利润庞大,这些采购的物资涉及到大宋的方方面面,而这些产业,都控制在大宋朝廷的权臣手里,秦风向这这些人采购,卖给魏王府,他自然是盈利最大的一方,但参与进来的家族,已经囊括了几乎整个大宋朝廷的重臣。
吕公着带着十余名大臣进来,一进来,吕公着就上前,道:“太后,这事也不能全怪高士会,事实上,司马光的经济封锁政策,杀敌八百,自损一千,不卖物资给北方的几个月里,江南地区无数的产业停产,百姓没有活计,已经在酝酿民变,非常危险。”
蔡确也道:“吕大人所言极是,而且魏王并没有对我大宋朝廷显示敌意,司马光所为,只会招致仇恨,无端的为我大宋增加一个强大的敌人。”
众人纷纷附议赞同,高太后一看这架势,估计没法查下去了,心中雪亮,这些人肯定都有参与。
于是只得妥协,道:“现在正是国家危难之际,众位爱卿,之前的事情哀家可以不再追究,但从今天开始,必须严格遵守司马大人制定的政策,否则的话,让李轩继续坐大下去,我们也会非常危险,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道理,你们不懂么?”
吕公着见太后松口了,不再追究,抹了一把冷汗,道:“既然太后开口了,维护司马光,微臣等就不再劝诫了,自今天开始,严格遵守司马大人的经济封锁政策,不再向北方出售物资。”
众人也知道见好就收,纷纷表态。
高太后这才对高士会道:“高士会,这次就罚你五万两白银,还有,替司马相国去江南,征收生辰纲,务必征收到足够的赋税,交给司马相国!”
高太后也是个明白人,这次绕过这些大臣,那这些大臣,也应该知恩图报,配合自己收税,这就相当于一个交易,政治本身,就是一个相互妥协的过程,如果都不让步,那就只能通过战争来解决了,她可不敢在这个时候大开杀戒,造成朝局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