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明年,帝游豫章回,近昭明祠,有爱女陪辇,无故卒。帝惊悼,命葬于祠西,令铸金为婿,与之合葬。
沈约女为昭明太子妃,素好道,尝请教孟景翼,得太阴炼形术,然性悭不喜舍。孟戒曰:“不立功行,而勤修道术,恐千年后必有一劫。”其后卒,葬吴兴之弁山。
帝立三子纲为太子。诸子以释氏多婆子气,皆好玄。纲常集侍臣,亲讲老庄,自号玄圃先生。何敬容谓人曰:“西晋祖尚玄虚,今东宫复尔,江南亦将为戎乎?”后以言得罪免,深耻不及二兄之高,终身静居一室。
乙丑改元中大同。帝初命殷铁石教习诸王子学书,随笔书十字,散乱无序。帝谓散骑侍郎周兴嗣曰:“知卿敏才,纂集次韵章句成文,以便观阅。”兴嗣乃列为四言,语含旨意,一夕编就,须发皆白。兴嗣少宿逆旅,有相者谓曰:“子才学迈世,当受知英主。”及进呈《千字文》,宠锡益隆。
二年三月,帝幸同泰寺,自讲《三慧经》。是夜,寺浮图火灾,帝曰:“此魔也,宜广为法事。”命起十二层浮图。
高欢使侯景全领河南诸郡,以拒梁。丁卯,欢卒,子澄立。侯景叛,附于梁,封河南王,丁卯。梁戊辰,澄使入梁求通好,从之。景遂反,己巳攻陷台城。
帝卧疾口苦,索蜜不得,再曰“荷荷”而殂。群臣立纲,景总百揆。
晋陵太守阴铿,尝宴集宾僚,以酒炙与行觞者,众皆笑。铿曰:“吾侪竟日酣饮,执爵不知其味,岂人情耶?”及是,铿为景众所擒。有人救释之,乃前与酒炙者也。铿遂弃家访求仙迹,闻玉笥山是梅福修道处,往游,遇东阳太守萧子云,亦避景乱来此,苦无明师,后值丁令威来,传铿丹法,修之得道,因赋《神仙诗》曰:
罗浮银是殿,瀛洲玉作堂。朝游云暂起,夕饵菊恒香。聊持履成燕,戏以石为羊。洪崖与赤松,乘羽就周王。
子云善飞白书,笔力劲骏。遍历玉笥三十三峰,三十六渊,复得阳翁伯种玉法,种于崇仁县界。为丹服之,得以升举。
时侯跛益暴,甚信通公道人。通公居处无常,所语狂谲,饮酒食肉,游行民间。扬州未陷之日,多拾死鱼头放西明门外,拔青草荆棘栽于市里。
及景渡江,先屠东门,一城尽毙,置群首于西明外,为京观焉。市井破落,所在荒芜,通公每言得失,景恶之,恐泄其阴谋,又惮非常人,不敢加害,私遣小将于子悦将四武士往。侯嘱曰:“若知,勿加害;不知;则密擒。”四人立门外,子悦入,通脱衣燎火,逆谓曰:“我是何人,汝敢辄杀。”悦曰:“不敢。”驰报景,亲至拜谢。后因宴召通,通取肉捏盐以进,问曰:“好否?”景曰:“大咸。”通曰:“不咸则烂。”
景使子鉴寇吴兴,太守张嵊一门死节。始兴太守陈霸先使使诣江陵,受湘东王绎节制。绎约东魏合进。是秋,高澄为膳奴兰京所杀,太原公洋执斩京。庚午春,洋为丞相、齐郡王,未几禅位,废孝静帝,复弑之。
是年,梁建元大宝,景自称汉王。宇文泰遣使立梁岳阳王督为梁王,詧朝于魏。辛未,文帝殂,子钦立。梁邵陵王纶欲讨景,往问陶弘景,曰:“不吉。”纶不听,奔武昌起兵,败走汝南。弘景于大同初献二刀于上,名善胜、成胜,素蓄为佳宝,往往飞出,人望之如二青龙。手诏答谢。帝诣张天师,请设坛三百所,皆弘景之资也。帝金楼子云:“予于士大夫重周弘正,隐士重陶弘景,其于义理,精博无穷。”至是,简文帝想望其丰彩,临南徐,召弘景,葛巾进见于后堂,与谈数日而去。
陶君初有下士桓闿,性沉谨,奉役外无所营为,辛勤十余年。一旦,有二青童控一白鹤,自空下集,陶君欣然,临轩接之。童曰:“太上命求桓先生也。”陶君心计门人无姓桓者,访之,乃执役法闾耳,问其素修何道,闿曰:“修默朝太帝之道,积九年矣。将欲升受恒济真人之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