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因为长期的压抑,有的人会在那种比较擦边的异性舞蹈视频下‘直抒胸臆’,这样的直接骚扰肯定很快就被限制了,但产生这种行为的根源并没有消失,所以新的解构方法很快诞生。”
在马洛展示的案例中,有一些网友在擦边视频下直接评论“出来了”三个字。
“‘出来了’这三个字,你总不可能进行限制吧?”
官员一脸黑线,直冒冷汗:“那就加上特殊规则,特定视频下不能单独发送这三个字。”
马洛笑着向他展示了下一种解构变体。
“对不起。”
“‘对不起’这固定的表示歉意的短语,在这个过程中也被解构出了骚扰和发泄压抑的句子。你能把这个短语也给限制了吗?”
官员沉默了。
“而其他方面的例子更是多种多样,本源不除,新的解构只会源源不断产生。”
马洛开始举出网络擦边文字的例子。
“一开始直接的描写消失了,但后来就变成了诗词,比如‘轻拢慢捻抹复挑’、‘一树梨花压海棠’。”
“诗词消失后,现在又变成了更加抽象的代指。”
马洛拿出了自己收集到的案例,上面在描写人与人之间关系性内容时如此写到:
【猛攻龙傲天的油条放到了可怜幻变骚灵的碗底,油条搅动,产生了大量热气腾腾的豆汁儿。】
马洛无奈地笑着:“你能把‘油条’、‘碗’、‘豆汁儿’这样的词也给消除的话,那新的词又会产生,最后的结果就是网络语言愈发地混乱和抽象,甚至是无词可用。”
“所以不要再无视问题的本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