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迁都?

不过,自持勇力的三王子穆特以江东都统、新军第一混成团团长的名义,公然宣称,舒德谋害国主,阴谋篡立,就势起兵准备杀回中京城,夺取渤海国王之位。

但此举遭到了北明和齐国的坚决反对,联合向穆特发出警告,要求其勿要擅动刀兵,起兵夺位。否则,两国将会采取“果断措施”,进行必要的军事干预。

面对明齐两国强大的政治压力,穆特滋生的野心顿时熄灭了,老老实实又将部队拉回了广阳城(今结雅河畔的斯沃博德内市),并承认舒德的国王身份。

坐稳国王位置的舒德倒也没怎么难为这位异母兄弟,仅仅解除了他的新军第一混成团团长的职位,然后将其调往西部的西营堡(今俄罗斯坎河畔的坎斯克市),主持对俄罗斯帝国叶尼塞督军区的开拓和征服。

次年10月(1731年),渤海国将王廷从中京迁往西京,开始加大对叶尼塞河流域的征服力度,试图夺取那里丰富的皮毛资源和金矿产区。

面对咄咄逼人的渤海国,叶尼塞督军区不断向莫斯科请求征调更多的军队和移民,以保卫这片富饶的边疆区。

然而,俄罗斯帝国此时的情形也是不大好,西有瑞典的军事威胁,南有奥斯曼帝国进逼,伏尔加河下游还有一个新生的卡尔梅克汗国挑事,高加索山区更有齐国和波斯萨法维帝国扶立的几个王国不断蚕食和挤压俄罗斯人的生存空间,整个帝国简直就是四面漏风的破屋子,危机重重,哪还有多余的精力照顾遥远的西西伯利亚边疆地区。

不过,这时候,有帝国大臣想起了秦国,一个强大而又富庶的东方帝国。

数年前(1727年),俄罗斯帝国曾经派出一支人数规模达数百人的使团(其中大部分为商人和学者)前往秦国,与这个东方国家展开正式交往。

是时,随同使团同行的商人携带大量货物,仅毛皮就有130多万张,以及少量的皮革、呢绒、镜子等,从秦国换回了欧洲极为紧俏的茶叶、丝绸、瓷器,以及大量精致工业品(其中大半为转口齐国商品),一来一回,获利超过七十多万卢布,极大地补充了帝国虚弱无比的国库。

据闻,秦国除了与准噶尔汗国的鞑靼人进行持续不断的拉锯战外,还与渤海、东丹、明国爆发了一场激烈的边境冲突。这么看来,俄罗斯帝国就与东方的秦国拥有共同的敌人,是不是可以大家携起手来,从东西两个方向展开对准噶尔和渤海两国的军事进攻,从而稳定各自的边境安全。

于是,去年六月,莫斯科派出一支使团,耗时九个多月,来到了秦国,向驻南京公使伊格纳舍维奇伯爵传达了沙皇的训令,要求其竭力促成两国之间的军事同盟,共同针对渤海国发起军事打击行动。

作为回报,俄罗斯帝国将派出更多的军事武装人员和屯垦移民前往鄂木茨克督军区,从西北方向侧击准噶尔汗国,阻止其向北、向西流窜,配合秦国共同绞杀这个屡败而不亡的草原势力。

然后,伊格纳舍维奇伯爵数度拜访大秦鸿胪寺、礼部,甚至内阁,均遭到了对方的婉拒,表示大秦不希望多线作战,尤其是针对渤海国。

开什么玩笑,就渤海国那环境:浩瀚的大漠,无尽的森林,连绵的群山,可不是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的好地方。若是勉强派兵往攻,令人蛋疼的漫长后勤补给就能将我大秦军队给拖垮。

就算攻入渤海境内,多半连根毛都捞不着(其实渤海国是最大的毛皮出口国),这仗打得肯定是极为不划算。

如今,齐国攻灭了安南,我大秦又多了一处战略防御点,就更不能往岭北那块鸟不拉屎的地方投入精力了。

同时,大秦政府告知伊格纳舍维奇伯爵,若是真的想跟我大秦合作,那就认认真真地与我们共同夹击准噶尔,勿要总是选择作壁上观,最后想着捡现成的便宜。

“亲爱的达列尔,你说,我们若是直接跟齐国人接触,向他们表达我们俄罗斯帝国最为真挚的友谊,会不会得到他们积极的反应?”

伊格纳舍维奇伯爵透过车窗,看着街道上往来的马车,熙攘的人群以及喧闹的商铺,突然萌生出这么一个想法,然后征询地看向自己的助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