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初至醴陵

孔明有些动摇。以他的智慧自然明白庞统绝非空穴来风,邓艾与王双的态度足以反映出普通士兵的心理。但自己从来都是法大于天,如果在这件事上和了稀泥,那以后的工作还怎么做?

气氛一下子尴尬起来,事情又重新回到了起点。

刘禅察言观色,大概看明白了孔明师父的心思。其实师父心里已经松动了,只是需要找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公子禅灵光一闪,想到唐初的李靖曾率精骑突袭颉利可汗,由于军纪问题遭御史大夫萧瑀的弹劾,李世民一边下旨贬斥,一边照旧让李靖指挥大军,最终大破突厥立下奇功。

想到此,公子禅呲着牙蹦了起来,把自己刚刚找到的台阶端出来给众人:“事已至此,既要明正法纪,又要论功行赏。不如将魏延降职一级惩其抗命、再升职两级彰其战功,所得缴获依战功分发。岂非皆大欢喜?”

这是先罚后赏、虚降实升,一个浅薄得不能再浅薄的小伎俩。但对于眼下的困境,它却是个两全其美的法子。首先它兼顾了所有人的立场,其次是从公子嘴里讲出来,无论官员还是士兵,谁都没法再来跟这娃娃掰扯。

总之,目前看来,这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左将军看一眼诸葛亮、再看一眼庞统,伏龙凤雏双双点头,此事便定了下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于是刘禅、邓艾、王双重新辞行,在三位长辈的注视下退出厅堂,与等在外面的孙夫人、若蝉若娟及邓母一一道别。

出了府门,带上等在外面的部队向醴陵进发。

——

醴陵位于湘赣之间,是华东与西南的重要通道。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间杂少量平原、水域。地势南北高、东西低,像两块阶梯拱起的台面。

这里与茶陵、攸县一样,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裕、降水丰沛,适宜农作物生长。美中不足的是平原面积略少,可耕地稍显不足。

这也是最令向朗头疼的地方。

按照计划,改革的第一步是以土地吸引自耕农,使其摆脱对地主的依附,然后再逼迫失去了劳动力的地主们配合新政。可到此一看,平原地区的土地早就被地主们占尽了,无主的都是些山坡丘陵,坡度或急或缓,难以有序耕种,灌溉起来也是大麻烦,压根就不具备开发条件。拿这种只能长草的土地,你别说是吸引农民,连猪都吸引不来。

向朗揣着刘禅当初给的武林秘籍,本以为一到任就可以大展拳脚。不想来了大半年,竟是诸事不顺,雷声雨点全都不响。这可愁坏了向先生,脑门上的青筋都给憋了出来。

首战不利!这对士气的打击非同一般。他手下这几十号人可都盯着呢,再这样不吭不哈,人心可真就散了!到那时只怕是叫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这改革大业立刻就得夭折一半!

向朗清楚问题的严重性。他一刻也不敢耽搁,急忙给孔明去信说明情况。孔明看了信却是不慌不忙,也不作任何指示,直接差人把信转给了刘禅。

刘禅的反应可想而知。向朗的计划是他给制定的,现在人家一筹莫展,他这个狗头军师的脸往哪儿搁?这便急着要往醴陵赶,既是挽救改革的事业,也是挽救自己的声誉。

来归来,可不白来。与公子禅随行的除了邓艾的部队,还有商务司的铜板。改革需要资金,这道理刘禅比谁都清楚。办法再多,拿不出钱也是抓瞎。十六驾马车拉着五百万铢钱,这还只是前期投资,便是刘禅此行的底气。

有钱又有人,文能搞项目,武能抓坏蛋,否则这块连向朗都搞不定的硬茬,你还真不敢拍着胸脯保证能给它啃下来。

收到消息,向朗大喜过望,早早便安排人出城迎接。驿路之上,只见一队人马旗帜鲜明、步伐稳健,就连那些拉铜钱的马车看起来都威风凛凛。

“可算有人撑腰了。”